2017 NBA全明星赛背景

2017年NBA全明星赛于2月19日在新奥尔良的冰沙国王中心(Smoothie King Center)举行,这是新奥尔良第三次承办全明星赛,此前曾在2008年和2014年举办过,本届全明星赛的最大亮点是联盟对比赛规则的调整,旨在提升比赛的竞争性和观赏性。

在过去的几年里,全明星赛因缺乏防守和激烈的对抗而饱受批评,许多球迷和媒体认为比赛变得过于娱乐化,缺乏真正的竞技精神,NBA决定在2017年尝试新的赛制,以激发球员的斗志。


“目标得分制”:全明星赛的“第五节”

传统的NBA全明星赛采用四节比赛,每节12分钟,最终比分高者获胜,2017年的全明星赛在第四节结束后,如果比分未分出胜负,则采用全新的“目标得分制”来决定比赛结果。

具体规则如下:

  1. 前三节正常比赛,每节12分钟,东西部全明星队各自得分累积。
  2. 第四节开始时,比赛计时器关闭,并设定一个“目标得分”——即前三节领先球队的总得分加上24分(致敬科比·布莱恩特,他曾穿24号球衣)。
  3. 先达到目标得分的球队获胜,比赛随即结束。

如果前三节结束时西部全明星队以100-95领先东部全明星队,那么目标得分就是100 + 24 = 124分,西部队只需再得24分即可获胜,而东部队则需要29分。

2017 NBA全明星赛第五节,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 第1张

这一规则让比赛在第四节变得更加激烈,球员们不再只是表演,而是真正地投入防守和进攻,以确保自己的球队能够率先达到目标得分。


2017全明星赛的精彩对决

2017年全明星赛的“第五节”成为比赛的高潮部分,前三节结束时,西部全明星队以139-138微弱领先东部全明星队,因此目标得分设定为163分(139 + 24)。

在第四节,比赛节奏明显加快,防守强度提升,安东尼·戴维斯(Anthony Davis)作为东道主球员表现出色,最终砍下52分,创下全明星赛单场得分纪录,比赛最后时刻,勒布朗·詹姆斯(LeBron James)和凯文·杜兰特(Kevin Durant)展开激烈对攻,而西部队凭借拉塞尔·威斯布鲁克(Russell Westbrook)和斯蒂芬·库里(Stephen Curry)的关键进球,最终以192-182战胜东部全明星队。

这场比赛的得分创下了全明星赛历史新高,而“目标得分制”也让比赛在最后阶段充满悬念,球迷们大呼过瘾。


“第五节”规则的影响与未来展望

2017年全明星赛的“目标得分制”获得了广泛好评,NBA随后在2020年芝加哥全明星赛上正式采用了类似的“Elam Ending”规则(以发明者尼克·埃拉姆命名),并沿用至今,这一规则的核心是让比赛以“先达到目标得分”的方式结束,避免了垃圾时间和无意义的犯规战术。

对于全明星赛而言,这一变革带来了以下影响:

  1. 提升比赛竞争性:球员不再只是表演,而是真正为胜利而战。
  2. 增加观赏性:比赛末段的紧张感让球迷更加投入。
  3. 致敬传奇球员:2017年的24分目标分致敬科比,2020年则采用“科比条款”,让全明星赛更具纪念意义。

NBA可能会继续优化全明星赛的规则,例如调整目标得分的计算方式,或引入更多创新元素,以保持比赛的吸引力。


2017年NBA全明星赛的“第五节”不仅改变了比赛的进程,也重新定义了全明星赛的竞技精神,通过“目标得分制”,NBA成功让全明星赛从一场纯粹的表演赛转变为更具竞争性的对决,这一创新不仅受到球迷的喜爱,也为未来的全明星赛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。

对于篮球迷来说,2017年的全明星赛无疑是一场值得铭记的经典之战,而“第五节”的规则变革,则成为NBA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